我發現大家總喜歡那類故事,像是「有自閉症的天才」、「快餓死的藝術家」、「與全世界作對的智者」或著「放棄台積電主管職位,轉當部落客的瓦基」。
如果三年後要接受雜誌的專訪,你會怎麼說自己的故事呢?
我的人生好像就如大多數人一樣,一直都很平凡。
那年離開旅行業,就一路在社會浮沉,觀光系畢業的我沒有其他職能,轉職不順,處處碰壁,在接近30歲時,周圍的朋友都已成家立業,而我卻對未來一臉茫然!
一直說要找到興趣相合的工作,你的人生才會有意義,我想去做手機遊戲設計、想當文案寫手,但沒有經驗,履歷總是石沉大海
我決定嘗試不同的跑道,去做過外送、餐飲、甚至回家接手父親的電器行,但我仍舊沒有感受到能夠掌控自己的人生。
你三十歲時是否有勇敢過著想過的人生呢?
我是在30歲後才開始閱讀課外書,發現需要的一切都能在書裡找到,包含想學的任何技能、想法,甚至只是想排解焦慮,書籍裡都會有。
也從書中學習到輸出大於輸入的重要性,所以我建立了自己的部落格,重拾學生時代最喜歡的寫作,我想分享我從書裡學到的一切,還有獲得成功和金錢!
但我的部落格一直沒有起色,所以我不禁想去看看那些也在寫閱讀心得的部落格,看看我們之間的差距究竟在哪邊?
想要經營好自媒體,最重要的關鍵究竟是什麼?
開始寫作時我就是有時間就看書,有空檔就寫作,我認為我正在做我喜歡的事情,寫作一直是我的興趣,所以我不會像其他人一樣停下腳步,但結果就是我有可能一個月爆寫四篇讀書心得,也會四個月才產出一篇文章。
經營部落格有很多事情要處理
- 網站外觀設計
- 社群經營
- 文字排版
- 選擇議題
- 內容創作
- 網站架設和維護
因為我們不可能擅長各項技能,所以常常會在其他事項花費非常多時間,但瓦基提醒我們應該要專注在其中最關鍵的要素:持續更新
以終為始,先確認好要爬哪座山才開始攀登
你一定也有這種經驗,對一件事情剛開始很有動力,像是減肥、運動,但是即使自己再努力克制,耗費心力堅持,三個月後也很容易半途而廢,我們都曾經責備那個三分鐘熱度的自己。
瓦基則是教我們要相反運作,先設定目標,再制定完成的計畫,以終點為開始。
舉例來說設定一年要寫出50篇讀書心得,平均下來一周至少要寫一篇,每天至少要閱讀30分鐘,一周要花一天時間寫作,將目標設定好後,再開始制定細微的計畫,這樣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會一目了然。
這個方法在大谷翔平挑戰不可能傳奇紀錄一書中同樣也有提到,關鍵點是目標必須要有具體的數字,你不能設定要賺大錢,而是例如三年要賺到五百萬、三個月減肥8公斤。
大谷高中想達成球速160km,在當時被認為根本不可能實現,儘管在社會球隊也是史無前例,要達成目標需要的是肌力、體重、核心訓練等等
所以後續的計畫項目非常清楚,包含高三時要增重到86公斤、一天攝取的熱量要十碗飯,會有明確指出為了達成目標該完成的事情。
一天扣除工作、睡眠、吃飯的時間,實際上可以自主利用的時間不過四小時,我們必須在這四小時內撥出時間來閱讀很寫作,像是瓦基是安排在起床後的一小時進行閱讀,因為早晨的時間是最不容易被打擾,最自主的一小時。
我決定好目標是能用部落格先賺到五千元用來支付網站架設和維護的費用,為了達成目標必須完成五十篇閱讀心得,每天要閱讀25分鐘,時間安排在每天洗澡前,一週更新一篇文章,持續三年。
我們沒有失敗,只是實驗結果比較差
我們都有那種文章寫得七零八落,有遭受批評的時候,有那種點閱率很差的狀況,而最糟的情況,則是因為失敗感到挫折,於是放棄練習,停筆不寫了!
瓦基則告訴我們科學家的角度不同,他們反而講求「快速失敗,時常失敗」「失敗得早,越早學到」
把每次都當成嘗試新事物的實驗,一直試驗到找出解決方法為止,就好像發明燈泡實驗,一次次的測試出不符合的材料,直到找出最佳解答。
寫作碰壁的時候我們也一樣,今天使用A框架方式創作,一個月後點閱率和回饋都很差,下個月我們就改用B框架寫作,一次次測試出最好的那個
把比較好的實驗結果作為下次的經驗繼續前進,所以下次再遇到挫折時,要記得我們沒有失敗,只是這個結果比較差,秉持這個精神進行下次實驗吧!
總結
可能是刻板印象,我發現理組人的文章比較著重在解決方法、實踐的過程,比較少從心靈層面抒發,很適合想快速找到答案的人
這本書完整的告訴你從零到有的過程,也把瓦基自己的作法提供給各位參考,很適合內容創作者一起學習!
創作是條沒有終點的道路,持續更新直到掌握自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