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年看了超過200書,卻比不上看1本能讓你行動起來的書?《極簡閱讀》

這本書在討論為什麼我們身處在一個資訊量爆炸的時代,學習能力卻反而下降了?
我們應該如何將學習到的知識轉化成真正的實踐?
強調將知識轉為實際行動的學習方法!

陷入偽學習的陷阱

我們可以一起來捫心自問一下,看看你是否有跟我一樣的經驗!

  • 上完一堂知識課程,當下覺得很激動,事後想想也很感動,最後毫無行動!
  • 讀完一本書,畫了很多重點、寫下很多筆記,紀錄讀書心得,但生活卻沒有太大的改變
  • 僅僅是因為擔心落於人後,所以告訴自己要努力學習,但其實不確定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因為網路的發達獲取資訊相當容易,但也會讓我們放棄吸收記憶,因為資料一查就有!
而即使我們沒有放棄記憶,你能對讀過的書都倒背如流,卻仍未達作者所謂的「真正學習」
舉例來說:我們知道<成功人士的秘訣>要多利用上班前的時間來充實自己,但每天我們還是貪睡,然後匆忙且混亂地趕去上班,很明顯我們「知道且記住了知識」,卻沒有改變生活!

作者想表達的是,其實我們只要能夠從一本書中學到一件事情,而且那句話確實的被實踐在人生中,那時候才能自信的說出:「我們成長了!」

學習到知識卻沒有真正改變生活的行動,都稱不上真正的成長

先分清楚資訊和知識的差異

有一天我一個朋友很激動地跟我分享一段影片,是美國前海軍上將William McRaven的知名演講:「要成功先從每天摺棉被開始」,上將穩重又低沉的聲音配上激昂的背景音樂,相當能振奮人心!

讓人覺得自己似乎真的能改變世界,所以我問朋友說你真的開始每天摺棉被了嗎?朋友回答是的!接著我又問:人生有發生改變了嗎?他回答:「還沒。」雖然聽起好像很有道理,但你為什麼相信摺棉被就能改變世界?

要成功先從每天摺棉被開始」也是屬於典型的「資訊」,就如同我們常常在網路上看的雞湯、搜尋到的資料,他們失去了前因後果,導致即使行使起來你也不懂邏輯在哪!

而真正的知識是有其背後的涵義,他的意思是完成一件小事的成就,能促進你完成其他的事情,從小事情慢慢累積成大事,注重小細節才能有大成就,所以簡單來說成功與否跟摺棉被並沒有太大的關聯!

我自己也經常會收藏名言佳句,有些人甚至會主動分享給他人!例如有陣子很夯的「馬雲說」:『不要怕對手比你有條件,比你強大,如果你是全世界最想做成這件事的人,你就有機會贏。一個成功的創業者(領導者),三個因素,眼光、胸懷和實力。』『一個一流的創意,三流的執行,我寧可喜歡一個一流的執行,三流的創意。

乍看之下似乎很有道理,但細想並不全然,關鍵是完全不能幫助自己成長,所以有時候面對資訊,我們還得去探究背後的邏輯!但即使我們知道了其中的道理,離實際進步卻也還有一段距離!

為什麼知識課程會比一本書貴這麼多?

相同的知識,你買一本書頂多五百元,但你請一個專業的講師來企業做教育訓練,價錢忽然就提高到五萬元!
你們覺得實際上其中的差距是在哪裡?

價錢的關鍵差異就是在於,講師已經內化過核心知識,並且實際實踐,最後在現場演練!好的課程和講師說明完知識技能,會舉例自身過往經驗,最後告訴你應該怎麼落實操作!我們在現場進行實際演練後,還能收獲講師的點評,所以你學習到的東西都比自己閱讀效果更好!

以自我導向為學習目的

(首先針對的是實用型書籍,平時我們閱讀小說、散文,盡情地沉浸在書中的世界,並不在此類!)

學習的過程很常遇到知識的互相矛盾!舉例來講,有人說:「嬰兒哭的時候不能馬上抱會無法獨立,媽媽也會很辛苦!」也有人說:「兩歲前孩童需要百分百的關注,哭的時候需要立即抱起給予關懷!」;有句話說:「書到用時方恨少。」也有句話說「讀書在精不在多!」;「書中自有黃金屋」和「百無一用是書生」

那究竟誰才真理呢?答案是不一定,因為知識的使用範圍不同,不同的情況會有不同的解答!
所以我們需要以自己為主,連結自身的經驗,最後解決實際的問題!

所以書中的知識或理論不是最重要,作者或老師的觀念也不是,最重要的是「學習者」本身,自我導向是指以自己為中心,每個人的經歷都不盡相同,個體也不一樣!我們應著重在內化的過程連結自身經驗,實現行為改變是最主要目的!

有效學習的定理

實現真正的學習與成長

化為己用,知行合一

01.閱讀完後用自己的話語描述出來,要留意不要附會舊知

02.把知識內化後,連結自己過往的經驗,要注意經驗要具體、有清楚的時間、對象等等

03.為自己設定明確目標和完成的步驟,要避免口號式呼喊,接著每天執行

用前面提到的麥克雷文分享的知識為例:

如果你每天早上整理床鋪,那你就完成了當天第一個任務,這會帶給你小小的成就感,激勵你去挑戰下一個任務。一天結束時,你會發現這項任務促使你完成更多任務。而整理床鋪也反映了一個事實: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是重要的,如果你連小事都做不好,那你肯定也幹不了大事。如果你某天剛好過得不順利,回家後至少還有一張整齊的床等著你,一張你親手鋪的床,整齊的床能給你希望,相信明天會更好。如果你想改變世界,就從整理床鋪開始。

(x)錯誤示範(附會舊知):萬丈高樓平地起,凡事都是從基礎做起,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漸發展而成

01.完成小事情的成就感可以幫助你完成更多的事情,所以當你想完成一個目標,可以從最小的任務開始!
又或著面對一天的開始,有亂七八糟的工作等著你去處理,也可以先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再去做那些緊急的!

02.去年認真地學習英文,每天複習單字,實際上並沒有太大的作用,面對要記億的龐大三千單字!很容易讓人受挫,看不到進展,很快失去毅力,換成可見的小目標、每天的小任務重新開始看看!

03.目標是今年11月出國時可以用英文簡單的對話,只針對機場、餐廳、購物等生活英文學習,每天只看五分鐘,只看對話為主的影片,句子有不懂的單字才額外去記憶!在早上上班前,吃早餐時一邊看!一周有完成五天,就獎勵自己吃一頓好料的用Notion做習慣追蹤!

(如果有哪個步驟實在想不出來,可以放棄,因為也許這個知識對你的人生改變不夠重要)

知識體系,觸類旁通

作者有特別強調要將種種的知識結合起來!架構出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讓知識跟知識彼此可以連結,逐漸形成一個網!概念其實和卡片盒筆記法很類似,透過上述的拆書法後,再把一個個實用的知識整理起來!

舉例來說從小事開始完成,讓我聯想到行為上癮中提到的獎勵迴圈,就像是手遊每天登入打卡會有小獎勵、累積滿一周會再給你一個大獎勵,我們也可以利用這種上癮機制培養好的習慣! 同時我也利用了原子習慣中提到的,將新的習慣綁在舊有的習慣上一起執行!因為我每天吃早餐時都會坐在電腦前看YT影片,於是就將看英文影片綁在每天早晨

所以這些相關可以應用的知識就會從我的體系中跑出來,所以建立好自己的知識體系很重要!需要特別留意的是,知識的筆記不是以筆記本身為主,而是以「使用場景」為主,例如使用場景是:工作時遇到如何與上司溝通的難題,那相關的知識筆記包含溝通話術、職場生存學、心理學、人際關係等等就會跑出來,再去結合使用即可!

總結

極簡閱讀其實不是在教你怎麼閱讀,是在教你如何學習,也多次強調:「學習不能改變命運,行動才行!」讓我們聚焦在如何將知識實踐!以解決現有的問題為目的去閱讀,而不是僅僅是為了「學習」而閱讀!

雖然書裡有很大的篇幅在批判現代人的學習方式,例如說追求讀書精華、追求菁英成功者的經歷等等…但有時候我覺得也不盡然,有些知識在腦中並不是沒有用,而是尚未到使用的時機。

即使如此,這本書還是帶給我一個新的學習方式,讓我以後閱讀時能夠加強思考,我該如何將知識應用在生活中,這樣才能產生最大的改變!希望看完此篇文章的你們,也會開始思考如何使用手上的書做出實際的行動!
「給別人一千個想法,不如改變他一個行為。」「看一百本書不如開始一個行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